《金刚经》讲义:为什么佛法就像船筏应该舍弃呢?
经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尽信者。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又到了第六品“正信稀有分”的最后一讲了。佛陀说,正是因为我之前说的道理,所以呀,你们这些比丘们,要了知我所宣说的教言教义就像船筏一样,最终是要舍弃掉的,更别说那些非法了。
这一段可以堪称从世俗谛到胜义谛阶梯修行的关键。佛陀说他宣教的法,只是在河中的船,我们芸芸众生要渡过河水,就像揭开自己心识认清佛性一样,那就要坐上这条船,使用佛陀教授的八万四千法门。
可是,一旦过了河,就不用再背着船在陆地上跑了嘛,也就是证悟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境界,佛经的使命就完成了,下来怎么修就要看自己了。
月称菩萨在《显句论》中也打了一个譬喻“为了舀水,必须要准备盛水的容器,可是水一旦盛好了,就没必要再拿着容器了”。
大家想想,如果我们修行到最后,仍然不能舍弃这个法,无论是正法还是非法,就仍然会陷入着相之中,正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心中的执念,哪怕有一丝尘埃存在,都是如同虚幻的泡沫,只能随着轮回而破灭了。
展开全文
但是我们还未开悟需要继续修行的人,不能说既然佛陀宣说的法,他老人家自己都说可以舍弃,那我现在就天马行空,自己去修炼想无师自通了。
现在我们仍然要依持世俗谛所宣说的教法去修行,否则就无法证悟到胜义谛,到达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超脱境界。就像龙猛菩萨所宣说的“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就是这个道理。
备注:
“阿诺多罗”梵文=“无上”中文
“三”梵文=“正”中文
“藐”梵文=“平等”中文
“菩提”梵文=“觉悟”中文
“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
纷繁复杂的世界和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渐渐背离了自我;
夜深人静的时候可曾凭栏沉思,多了一份对内心宁静的渴求;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关注微信公众号《谈佛论道》(微信号:tanfolundao123)
每天陪您用豁达、快乐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身边的人和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