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局:受放射性物质污染冷冻虾产品 没进口到新加坡

美国发现源自印度尼西亚的冷冻虾产品受放射性物质污染,本地虽没有进口,但新加坡食品局正在跟进调查,目前没发现有海鲜产品被污染。 根...

美国发现源自印度尼西亚的冷冻虾产品受放射性物质污染,本地虽没有进口,但新加坡食品局正在跟进调查,目前没发现有海鲜产品被污染。

根据报道,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星期发通知警惕消费者,指当地超级市场出售的冷冻虾产品可能具有放射性物质,呼吁消费者把相关产品扔掉,不要食用。

从印尼出发的海运集装箱抵达美国洛杉矶、休斯顿、萨凡纳和迈阿密港口后,被发现带有放射性物质Cs-137。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展开样品测试,发现一批冷冻面包糠虾也被污染。

受影响的冷冻虾产品由印尼食品公司PT. Bahari Makmur Sejati包装及出口。美国的两家进口商过后在20个州召回多款产品。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星期五(8月22日)发布的最新消息强调,没有任何经检测呈Cs-137阳性的产品流入美国市场。

延伸阅读

三年近40家海上渔场退场 新加坡水产养殖业经历转型阵痛

巴西禽流感农场虽非供应源 我国仍暂停当地及周边进口

新加坡食品局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指出,记录显示我国没有从印尼进口涉及事件的产品。

尽管如此,鉴于美国召回产品的情况,新加坡食品局正在对来自印尼的海鲜进行放射性污染物抽样检测。到目前为止,并未检测到放射性物质污染。食品局强调,受Cs-137污染的食品不可在本地出售。

食品局说,食品会受到Cs-137的污染,主要源于人为因素,例如不当的核废料处理或工业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

食品局采用基于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包括定期对零售市场上的食品进行检测,以确保进口到新加坡的食品是安全的。食品局也针对产自曾发生过核污染事件的来源地的食品,定期进行放射性物质检测。

Cs-137是元素铯(Caesium)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radioactive isotope),是核弹、核武器试验及核反应堆内核裂变的产物。Cs-137也可用于工业测量、癌症治疗与医疗灭菌等用途。摄入或吸入Cs-137会增加患癌风险。

在早报应用继续阅读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