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干货丨素描中质感的展现手法
随着对素描学习的深入,我们会注意到,在把握好了物体的结构比例和透视关系后,有可能还是无法形象与生动地表现物体,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抓住物体的特征。
物体的特征除了造型结构以外,还有不同的质感、量感与固有色。物体质感、量感及固有色的训练属于基础训练的一部分,对于它们的把握与刻画,能够使我们进一步提高素描的造型与表现能力,能更进一步地锻炼我们的观察和对比能力,从而绘制出更加真实的物体。
1.质感的概念
质感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也可以叫做质地感。它是通过视觉而感受到的物体表面的特征,也可以理解为物体的材质所带来的感受。因此,质感的表现与各种物体的材质特征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不同材质的物体反射与吸收光线的程度也不一,从而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与心理感受,由此,质感作为一种视觉因素的客观存在,在进行素描艺术创作时非常重要,且是不容忽略的表现部分,而对于不同材质的质感表现也成了至关重要的部分,为我们刻画出更加真实的物体打下基础。
2.质感与材质的体现
拥有金属材质的物体,通常会带来一种光滑且富有光泽的质感体验,金属材质表面光洁,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形成较为强烈的对比。有些金属的光泽度较强,因此会产生较为强烈的高光,对此时的高光的绘制可以采用留白的方式,并同时加强暗部色调,从而突显出金属的光泽感。
相对于金属材质所表现的光泽质感而言,木质材料则没有明显的光泽感,显得相糙,因此在表现木质材料的质感时,要使用柔和与细致的明暗过渡取代强烈的高光,同时加入深浅不一的木头的纹理,以表现出木质材料较为粗糙的质感。
所以,不同的材料与材质表现出了不同的质感,有光滑与粗糙、软和硬之分,还有透明的质感等。表现这些质感时,也需注意的笔的轻重和疏密,从而在把握好“三大面”与“五大调”的关系的同时,更加真实地表现出物体的质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