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如何发现创业资源,如何获取自己的创业资源

获取创业资源的途径主要包括什么? 1、自筹资源。 “求人不如求己”,对于创业者来说,自筹资源是初创公司采用多的合作渠道。 挖掘内部积...

获取创业资源的途径主要包括什么?

1、自筹资源。

“求人不如求己”,对于创业者来说,自筹资源是初创公司采用多的合作渠道。

挖掘内部积累资源及资产,例如:股东的资源,催收应收款,降低成本、变现闲置资产,对代理商应付款或票据办理贴现,出售返租等,总之就是一切可以让自己筹到资源的方式。

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因为一时冲动,陷入高额利息贷款的恶性循环。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考虑民间借贷,可获取资源资源丰富灵活,可解创业者燃眉之急。

2、合作租赁。

合作租赁(Financial Leasing)又称设备租赁(Equipment Leasing)或现代租赁(Modern Leasing),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以转移,也可以不转移。

特征:租赁物由承租人决定,出租人出资购买并租赁给承租人使用;

承租人负责检查验收制造商所提供的租赁物;

出租人保留租赁物的所有权,承租人在租赁期间支付租金而享有使用权,并负责租赁物的管理、维修和保养;

租赁合同一经签订,在租赁期间任何一方均无权单方面撤销合同;

租期结束后,承租人对租赁物可选择续租、退租或留购。

对象:生产制造型初创企业。

3、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无需任何财产作为抵押,它的的法律结构是采取有限合伙的形式,而风险投资公司则作为普通合伙人管理该基金的合作运作,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合作对象多为处于创业期(start-up)的中小型企业,而且多为拥有高新技术和高成长潜力的企业。

资源使用期限长,没有定期的偿付的财务压力,可以获得合作人提供的资源以外的资源支持。但容易被稀释股权,门槛较高。创业者要将风险投资和公司自身状态有机结合,才能取长补短。

4、信用方式贷款。

特征:近三年内,企业经营收入核算利润总额需持续增长,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0%的良好值范围;信誉贷款,无抵押,放款速度快。

规模:金额较小,额度大约2万-30万元。

对象:征信好,有固定还款来源的个人或企业。

5、银行贷款。

银行以及信用担保机构对创业群体和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支持已经是全球性发展趋势,只要你符合贷款条件与程序要求,基本上就可以获得所需资源,而且无需担心法律风险问题。自筹资源遇到困难的创业者,首选应该向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的主要方式是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还有一些与创业扶持政策相关的银行贷款途径,例如创业专项贷款、重点扶持项目贷款等。

创业资源的获取途径有哪些 一、通过市场途径获取创业资源市场获取创业资源,可以细分为购买联盟两种方式,购买是运用资金从市场购入所需的外部资源,购买物品包括厂房,生产设施,办公设备,专利技术,人力636f7079e79fa5e9819331333433633439资源等。购买是创业资源集聚的主要方式,原因在于通过市场购买方便快捷,建立在交易双方达成意向的基础上,杜绝隐患,对于某些隐形资源难以进行购买的创业者,采取联盟的方式进行资源集聚,联盟史通过创业公司与其他组织的有机联合,对自己上不能独立开发的资源,事情共同开发联盟的条件是联盟双方各有索取,相互支撑,对于利益分配达成共识,对于高科技创新公司而言,选择和科研机构,高校机构进行联盟,不仅能够获取前沿的技术信息,而且减少设备场所等开支是获取技术资源的较好路径。二、通过非市场方式集聚资源非市场方式在与资源内生和资源外引资源类设施企业内部逐渐培育萌芽和发展所需的创业资源,这包括企业内部的技术研发,建设厂房和设备企业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资源类生方式是人力资源激励的一种方式,能够提高员工的企业认同度,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资源外引是发挥企业,信誉资源,通过商业创意发展战略前景预测的方式,吸引物质资源,技术资源资源,人力资源,从而增强企业整体资源。三、拓展资料:创业资源获取有助于新创企业克服“小”和“新”的先天缺陷,减轻制度压力及合法性 缺失的弱点,是新企业得以百生存、成长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资源本位论也认为,企业在创立过程中,率先占有度的各种资源会对企业发展形成优势壁垒。现实中一些创业者和新企业,如百 度、京东、饿了么等通过创业成功取得了骄人业绩,无不是首先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所需的创业资源。创业资源可以分为不同类别,如资产型资源与知识型资源、运营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以及人力资源、 物质资源、技术资源、财务资源、市场资源和组织资源等。

创业资源获取的途径及方法?

创业资源获取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有资源,二是外部资源。

1.自有资源主要指创业者/团队自身拥有的、可用于创业的资金、技术、创业机会信息、自建的营销网络、控制的物质资源或管理才能、管理组织等。自有资源可以通过内部培育和开发,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内部开发无形资产、培训员工以及促进内部学习等获取有益的资源。 外部资源则包括亲朋好友、同学、同事、商务伙伴或其他投资者的社会关系及其资源,或者能够借用的人、财、空间、设备或其他原材料等。比如创成汇为创业者提供创赛,创投,资本,品宣,政讯查询,资源等等创业重要资源服务,入驻优质的投资人,孵化器、众创空间、服务资源等产业链服务平台。

2.获取外部资源的关键在于拥有资源使用权或能控制和影响资源配置。对于特定的创业资源,应当根据创业项目及创业者/团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获取方法,包括多管齐下。 创业资源获取的关键往往取决于软实力。无形资源往往是撬动有形资源的重要杠杆。

创业资源获取的方法 (1)知人善任方法。 (2)合作方法。 (3)沟通方法。 (4)杠杆方法。 (5)信息获取与利用方法。

创业资源获取途径有哪三种

创业资源获取途径有哪三种第一、有望成功的创业计划、资金、技术 1、内容角度: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组织资源、信息资源 2、控制主体角度:外部资源、内部资源 3、形态角度:有形资源、无形资源 4、利用方式角度:直接资源、间接资源 5、层次角度:常规资源、杆杠资源 6、投入时间顺序角度:初创投入资源、创业生成资源 第二、一个创业计划书必须清楚以下的基本问题 1、(what)你要做什么?清楚简洁的描述你的产品或服务的名称、特点、优势。 2、(for whoand at where)你的市场在哪里?论证你的产品或者服务向全面的顾客群及特点规模;同类或者相似服务的市场状况以及竞争对手状况,你所拥有的差异性以及优势。 3、(with whom)你准备和谁一起做?阐释你的团队构成、团队技能组成以及拥有的基础资源、核心资源。 4、(how do)你准备怎么做?说明你采用什么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和技术、使用什么的市场方法寻找你的顾客和销售你的产品。 5、(how)创业第一年的经营状况怎么样?(预先)编制第一年的现金流表、损益表、估计第一年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风险。 第三、创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1、人力资源不仅仅指创业及团队的特点和知识、激情、还包括创业者及拥有的团队、能力、意识、社会关系、市场信息等等。 2、苹果公司的创立人乔布斯曾经说过:刚创业时,最先录用的10个人将决定公司的成败,而每一个人都是这家公司的十分之一。如果十个人有3个人不是那么好,那你为什么要让你公司30%的人不够好呢? 3、一旦企业成立,创业者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经验就至关重要了。 第四、技术、市场与政策等信息 1、技术、市场及政策等信息是创业者正确决策的信息依据,是适时调整创业思路的基础。 2、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中,如不能及时地、完备地、得到这些信息、创业者必然会“盲人摸象”处处碰撞。 3、同时,如果各种信息离散度大、层次浅、难以保证技术经济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这无疑会影响创业企业的决策。甚至关系到创业企业的成败。 第五、创业者要搭建网络关系 1、创业者重要的就是现金流,网络营销可以帮你活动稳定的现金流。 2、一些新创的企业的成功往往拥有成功借助别人强大的营销网络有关。因此,营销网络是重要的创业资源之一。 3、无论是新创企业还是销售别人的产品,还是销售自己生产的商品,都需要强大的营销网络作为营销平台。

创业需要获得资源的途径1000字 1.创业资源获取的途径 创业资源获取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有资源,二是外部资源。 自有资源主要指创业者/团队自身拥有的、可用于创业的资金、技术、创业机会信息、自建的营销网络、控制的物质资源或管理才能、管理组织等。自有资源可以通过内部培育和开发,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内部开发无形资产、培训员工以及促进内部学习等获取有益的资源。  外部资源则包括亲朋好友、同学、同事、商务伙伴或其他投资者的社会关系及其资源,或者能够借用的人、财、空间、设备或其他原材料等。 创业资源获取途径包括市场途径和非市场途径。 市场途径是指通过支付全额费用在市场购买相关资源,非市场途径则指通过社会关系,用最小的代价甚至是无偿获取资源。  显然,创业者自有资源往往是非市场途径获取的。由于起步阶段的创业者/团队往往囊中羞涩,很难通过支付全额费用购买的方式获取创业所需的各种外部资源,因而非市场途径——通过社会关系,用最小的代价获取创业资源成为创业者首选,甚至无偿获取创业资源也并非不可能。获取外部资源的关键在于拥有资源使用权或能控制和影响资源配置。对于特定的创业资源,应当根据创业项目及创业者/团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获取方法,包括多管齐下。 创业资源获取的关键往往取决于软实力。无形资源往往是撬动有形资源的重要杠杆。  2.创业资源获取的技能 (1)知人善任技能。 (2)合作技能。 (3)沟通技能。 (4)杠杆技能。 (5)信息获取与利用技能。

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或机构在创业网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创业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