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骨在哪个部位
跗骨位于人体足部,处于小腿骨与跖骨之间,是构成足后部结构的关键骨骼组合,对足部功能发挥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日常应做好防护,以免受伤影响正常功能。
从解剖学层面剖析,跗骨由7块短骨组成,分为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以及3块楔骨。距骨位居上方,与小腿胫骨、腓骨下端相关节,起着连接下肢与足部、传递身体重量的关键作用。跟骨体积最大,位于距骨下方,承担着大部分体重,其形态适应直立行走,为身体提供稳定支撑。在生理功能领域,跗骨赋予足部多样的运动能力。行走、跑步时,跗骨间的关节协同运作,完成屈伸、内翻、外翻等复杂动作,保障步伐的流畅性与灵活性。而且还参与维持身体平衡,当站立于不平地面,跗骨能微调足部姿态,使身体重心稳定,防止跌倒。由于日常活动频繁使用足部,跗骨易受多种因素侵扰引发疾病。长期穿着不合脚的鞋子,尤其是高跟鞋或过窄鞋型,会使跗骨承受异常压力,造成局部疼痛、拇外翻等畸形,影响足部正常形态与功能。运动损伤也不少见,如扭伤、骨折,常见于跳跃、扭转动作过猛时,导致跗骨关节错位、骨裂,瞬间引发剧痛,行动受阻。随着年龄增长,骨质流失加速,跗骨也面临骨质疏松风险,骨骼强度减弱,轻微外力作用下就可能受伤。一些系统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会侵袭跗骨关节,引发关节肿胀、僵硬,长期发展甚至致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日常应选择舒适、合脚的鞋子,避免长时间久站或行走,给跗骨适度缓解压力。运动前做好热身,规范动作,降低受伤几率。定期体检,关注骨质状况,提前预防骨质疏松。
跗骨受伤后到什么科室就诊
1、骨科:骨科医生专注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诊疗,对跗骨骨折、脱位等常见创伤有着丰富经验。他们能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手段,迅速判断伤情,制定复位、固定等治疗方案,开启精准治疗第一步,为后续康复奠定基础。
2、神经内科:当跗骨受伤伴随明显神经症状,如足部麻木、感觉减退,此时应转诊神经内科。神经内科医生擅长探究神经传导通路异常,利用专业设备评估神经损伤程度,制定营养神经、改善循环药物治疗策略,精准修复受损神经,恢复足部正常感觉功能。
3、血管外科:若受伤后出现足部肿胀厉害、皮肤青紫,且触摸不到足背动脉搏动,提示可能有血管损伤,血管外科便成为关键科室。血管外科医生精于血管修复、搭桥等技术,运用血管造影等手段,及时疏通堵塞或修复破裂血管,保障足部血液循环顺畅。
友情链接